《金刚经》全称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把佛祖智慧比作坚实的金刚,能断一切烦恼,比喻不变不移的般若智慧,清净本体。
此经书的核心要义是教导我们不着事相,即情无所寄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经五祖弘忍开始重视,到六祖慧能发扬光大。慧能成为六祖后,大力提倡研读《金刚经》,主张不立文字,明心见性,即心即佛。后来《金刚经》成为禅宗的主要经典。
4,《维摩经》
《维摩经》全称《维摩诘所说经》,译本有三种,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。此经集中讲述了维摩给佛弟子的开示和智慧解答,讲说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义理。
5,《楞伽经》
《楞伽经》全称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,现存的译本有三种。楞伽是狮子国南方的一座山的名字,因为这卷经书是释迦牟尼在楞伽山对众弟子所说的法,因此得名。
此经书认为宇宙万有都是虚假不实的自心所致,鼓励修习者在精神上追求并进入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。《楞伽经》在中国的流传,得益于菩提达摩传授慧可,后来成为我国禅宗、法相宗、法性宗等佛教宗派的主要经典。
6,《楞严经》
《楞严经》的作者据说是唐代的释怀迪和一位不知名的僧人所译。楞严,意思一切事物究竟巩固。
此经书阐述了心性本体,属于大乘佛的秘密部。因为经中杂见神化长生说教,又标出地、水、风、火、雷、见、识等七大元素宗旨,所以后人对此部经书的真假,很是怀疑。
7,《华严经》
《华严经》全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大方广是听证的法,佛以华庄严佛身,故曰华严。现存的译本有三种。
此经书两两相对地提出总、别、同、异、成、坏“六相”,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,相互制约的,认为归结到最后,这种事物间的依存和联系,以及整个客观物质世界,无非都是自我主观精神的产物。
8,《法华经》
《法华经》全称《妙法莲花经》,现存译本有三种。此经书提倡三乘(声闻、缘觉、菩萨)归一,一切众生都可成佛的宗旨,其法无上微妙,好比莲花的绝尘不染,因此而得名为《妙法莲花经》。
9,《大般若经》
《大般若经》全称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由玄奘法师所译。这是一部汇集了大乘空宗般若部的重要经典,集中阐述了宇宙万物都和因缘和合有关,由于因缘和合的目的在于证实自性本空,所以后世又称空经。在玄奘的通行本没出来之前,有很多零碎的译本。
10,《阿含经》
《阿含经》是佛陀死后所集合的小乘经典的总称。阿含意思为教法或传法,有辗转传法的含义。此经书按照内容特点和文字长短,分为四部:《增一阿含经》、《长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、《杂阿含经》。
佛教的经书中,除了以上10部特别经典的,还有很多律和论著。比如《四分律》《十诵律》。比如《成实论》《俱舍论》《大智度论》《中观论》《十二门论》《往生论》《成唯识论》《大乘起信论》等等。
除了以上,佛学著作中还有各种论集,比如《弘明集》《出三藏记集》,以及《华严金狮子章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